2019-09-24 來源:安全付 作者:Memory
一、網絡支付中外比較分析
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國上網用戶總數已突破1億,網_上購物大軍達到2000萬人,網上購物者半年內總計購物金額達到100億元,網_上購物市場巨大。受到電子商務發展的有力拉動,中國網上支付的市場規模發展迅速。
中國網絡支付產業發展迅速,但由于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與國外相對成熟的網絡支付相比,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大部分從事網絡支付的商業銀行都無法提供全國聯網的網上支付服務;同時銀行間缺乏必要的合作,各自為政網絡硬件水平不足,數據傳輸和處理標準不統一等。 其中最為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網絡基礎設施落后,社會信息化水平偏低。信息基礎設施的規模和水平、信息設備終端和信息技術的普及程度是電子商務與網.上支付發展的物質基礎。從宏觀上看,盡管近年來中國網絡發展速度很快,但發展不均衡,與西方發達國家先進水平以及國內網絡應用需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和空間。
第二,客戶對網上支付業務的認同度低。傳統的支付方式都是有形支付,而網上支付主要是無形的數字化貨幣作為支付工具在網絡上進行資金的結算。
由于很多參與者對電子商務及網絡技術不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習慣了傳統支付方式的人們往往對網上支付的概念是模糊的,認識不清。因此,對網上支付會感到不放心而難以接受,在商務活動中就不愿意采取網上支付的方式。
第三,信用機制不健全,網上支付缺乏應有的信用環境。信用制度是市場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電子商務和網上支付的前提和基礎。互聯網具有充分開放、管理較松散和安全防護性差等特點。網上交易中支付的雙方互不見面,交易的真實性不容易考察和驗證,對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有著非常迫切的要求。在西方發達國家征信制度已相當健全,中國目前在這方面還處于開始起步階段,應該加快發展速度盡快彌補不足。
第四,安全問題尤為突出。安全性是網.上支付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也是當前最大的障礙。交易者在享受網上支付的便利同時,也更加擔心在網上傳輸的敏感信息:如賬號、 密碼、交易指令等在通信過程中被截獲、 被篡改,而使自身利益遭受侵害。目前安全問題是中國政府和各大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否能夠更好地解決關系到整個網絡支付產業的發展。
二、國外網絡支付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VISA、 萬事達、美國運通等組織已經意識到互聯網必將成為未來支付的一種重要渠道,信用卡要保證其支付市場地位,就必須要考慮互聯網支付。最初的交易完全是采用SSL協議,它只是保證了信息傳遞的安全性,缺乏商戶、持卡人的認證,其市場運用有限。但經過改進,目前該協議得到大量使用。
1996年2月1日,萬事達、VISA、美國運通與技術廠商共同制定了安全電子交易規范(SED 。SET是一套嚴格的標準體系,對持卡人、商戶、銀行都有數字證書的認證。不過SET機制過于復雜,成本過高,以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得到市場的認可,到21世紀初SET已逐漸被各國市場淘汰。
由于缺乏共同的標準,各家銀行和機構于是采用各自不同的網.上支付方法。虛擬卡號成為銀行使用較多的方法,美國運通則采用IC卡技術。而絕大部分銀行和機構依然采用SSL技術。同時一些第三方機構公司也積極進入這塊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就是Paypal, CertaPay, Paystone 等。
與此同時,網上交易仍然不斷上升,目前銀行卡的網上交易占到銀行卡交易總額的3%~4%;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信用卡網.上欺詐數量也在上升。在2001年,SET誕生的5年之后,主要的信用卡機構開始推出自己的認證標準。與以往不同的是,主要的信用卡機構沒有共同制定標準,而是各自制定了不同的標準。VISA推出3-DSecure標準,而萬事達是推出SPA的標準。盡管3-D Secure和SPA的技術不同,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并無很大差異,就是需要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來進行身份驗證。在這種新標準下,如果黑客得到用戶的信用卡信息,也是不能用來進行交易的,除非他還要得到該卡對應的用戶名和密碼。
目前兩家機構正在大力推廣,萬事達還批準了對網上商戶進行低扣率的收費。估計是比正常的交易費率低15~20個百分點,也就是交易額為0.15%~0.2%。目前網上交易商戶支付的費率平均是2.5%,而現實商戶支付的費率大約是1.5%,其原因就是互聯網商戶導致的差錯處理高,風險大,所以VISA、萬事達信用卡組織對互聯網商戶的扣率都是高扣率。
雖然互聯網支付標準主要針對信用卡,但在一些非信用卡為主體交易工具的國家中,網上支付還是主要依靠其他支付工具。在歐洲信用卡網上支付大約占到36%,一些國家自己的互聯網支付體系占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