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來源:安全付 作者:Memory
我國銀行卡收單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收單業務方面.獨立的專門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的行業尚未形成.銀行卡收單業務主要被金融機構包攬。由于銀行卡收單市場監管乏力、收單機構概念不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完整的銀行卡定價機制等原因,收單市場尚沒有形成品牌,銀行間存在一定的無序競爭現象,表現在競相壓低扣率,價格惡性競爭,額外收取機具使用費,接入模式的自主選擇存在障礙等方面。
一、收單市場的重要性
POS收單業務是整個銀行卡業務的基礎,能夠促進銀行卡的使用,增加各方的收人及盈利,通過交叉營銷和增值服務,提高持卡人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在銀行卡產業的價值鏈中,持卡人通過使用銀行卡而獲得各種便利,并為此支付費用,因此,持卡人是銀行卡的最終使用者,是銀行卡存在的根基,也是整個銀行卡產業產生利潤的主要來源。發展收單業務就是為持卡人提供使用銀行卡的環境并提高使用銀行卡的便利程度,因此收單業務是整個銀行卡體系運行必不可少的基礎。
收單市場通過交叉營銷和增值服務,提高持卡人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通過與特約商戶的合作及交叉營銷,為持卡人提供優惠或額外增值服務,是提高持卡人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打造銀行卡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手段。
此外,發展POS收單業務還能為進人新的市場提供渠道,能為對公結算業務、信用卡業務做好市場準備,并為個人貸款、消費信貸等業務奠定基礎。
二、收單市場的發展狀況
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20余年至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實現了“一機一卡”到“多行共享”的跨越,逐步完善了受理環境,并進行了銀聯品牌的建設。
實現“一機一卡”到“多行共享”的跨越。多年來,國內大銀行都是各自獨立發展收單業務,一行一網,一城多網,一柜多機,一機一卡現象普遍。1994年啟動的“金卡工程”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各商業銀行按照統一的業務規范和技術標準進行系統改造,達到一城一網,一柜一機,多行共享的聯網通用目的。
中國銀聯成立后,設立子公司一銀聯商務有限公司開展收單業務。通過專業化服務機構提供統一的收單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銀行卡收單市場的惡性競爭,解決了POS重復擺放問題。銀聯商務在拓展收單市場的過程中,既可以為收單行提供專業化服務,也可以自己收單。在銀聯商務沒有設立機構的很多小城市,則仍然主要依靠銀行自行發展商戶。有的地方則是多家銀行和銀聯商務等專業化服務機構共同競爭收單市場。中國銀聯的成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銀行卡支付環境的不斷改善。在實現境內交易暢通后,中國銀聯繼續推動中國銀行卡支付體系融入國際支付清算體系。目前,銀聯受理網絡已延伸到境外125個國家和地區。
按照銀聯的現行規定,對POS刷卡產生的結算手續費,由發卡行、提供跨行信息轉接的中國銀聯及提供POS機具并完成與商戶資金簽約結算的收單機構三方,按7:1:X的比例分賬。
完善受理環境。從銀行卡產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講,銀行卡受理環境日趨完善,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銀行卡消費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超過了30%,但與發達國家的大約50%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全國特約商戶普及率不足26%,與發達國家80%的普及率仍有較大差距,受理環境仍需完善。
加強銀聯品牌的建設。目前收單市場上POS機具不足,要改變我國POS安裝數量不足的狀況,靠單一收單機構的投人很難實現,必須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并舉。一個產業的品牌是產業核心競爭力、產業價值和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征,所以建設本國獨立自主的銀行卡收單品牌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銀行卡收單市場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飛速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收單市場還比較粗放。
國外銀行卡收單品牌發展歷史較為悠久,有較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三、收單市場存在的問題
從POS收單市場總體情況來看,收單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持卡消費比例、用卡頻率、商戶普及率較低;發展不平衡,中小城市、農村地區受理環境較差,中小商戶的拓展動力不足;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滯后、產業扶植政策缺乏、市場不規模等突出問題。在收單市場存在的問題中,完整的銀行卡定價機制的缺乏和銀行間的無序競爭是目前國內銀行卡POS收單市場突出表現的問題。
缺乏完整的銀行卡定價機制。銀行卡定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如商戶刷卡手續費。不僅涉及不同參與主體的利益,也涉及不同行業利潤水平差異以及對銀行卡受理的政策導向,需要各方協商、綜合考慮、全面核算,制定合理的定價方法。然而,現階段絕大多數收單機構特別是省級分行及其以下機構缺少專門人員開展相關的定價研究,銀行卡業務開展得比較分析不到位,圍繞固定收益適當加點的定價策略過于簡單。
銀行間的無序競爭現象。近年來,銀行間出現無序競爭現象。首先,無序競爭表現為違背“一柜一機,一機多卡”原則,重復布放機具,浪費資源,增加成本。其次,無序競爭表現為亂降扣率,通過直接或套用低扣率行業代碼等手段降低扣率標準,爭奪優質商戶(包括已安裝POS機具的老商戶)。這種競相壓低扣率、價格惡性競爭的狀況一方面導致優質商戶被過度開發、中小商戶開發不足,受理市場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商戶扣率下降使得收單機構的收益越來越少,難以支撐對一些暫時沒有收益商戶的戰略性投人。市場培育資金的缺乏導致產業規模無法進一步擴大,受理市場發展陷人瓶頸階段,同時用卡環境的不完善限制了持卡人刷卡消費習慣的形成,導致POS機具活動率不高,進一步抑制了商戶受理需求。第三,額外收取機具使用費。很多地區在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中國銀聯人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銀復[2003]126號)基礎上,發卡方仍需另外繳納POS租賃費或服務費,而且全國價格不統一,造成收單市場在費用問題上混亂的局面。此外,在收單市場上,還存在跨區域發展擾亂當地市場,相關材料收集不完整、審查不嚴,追求裝機高效率,接人模式的自主選擇存在障礙等問題。
銀行間的無序競爭根植于兩個原因。一是監管與人員素質。銀行卡收單市場監管乏力。目前市場上缺少銀行卡收單市場管理的法規依據。銀行卡產業屬于近年來加速發展的新興產業,銀行卡收單主體地位與專業化服務機構也只是在聯網通用之后才提出來的,對收單機構的準人與退出等缺少具體規定和要求,法規的滯后與業務迅速發展的不適應日益顯現。同時,監管主體合力不夠,在管理上人民銀行強調的是支付結算的規范性,而銀監部門更多的是關注銀行業務的風險,兩者管理的對象僅限于各銀行金融機構;工商部門的管理停留在法人的合規合法性上,三類監管機構對收單機構的管理難以形成合力。
二是收單機構概念不清,人 員素質參差不齊。現階段除各發卡行是必然的收單機構外,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及聯網通用期間各地級市成立的相關專業化服務組織也是收單機構,且占有很高份額,這些機構和組織有的具有完全獨立的企業法人資格,有的尚不具備法人資格。從業人員中只有極少數接受過收單業務培訓,一些業務主管也只知道發展商戶,而對商戶管理、風險防范、與銀行卡相關的業務知識知之甚少。即使是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信用聯社、郵政儲蓄基層網點從事銀行卡收單業務拓展的人員,也很少接受相應的培訓。他們對銀行卡收單的要求、機具的使用等相關知識了解不多。此外,全國較為規范的銀行卡收單市場相關教材也較缺乏,缺少專業化培訓機構和人員。
地區間、行業間發展不平衡。從地域角度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受理商戶普及率和POS機具布放量要高于內地經濟欠發達地區,受理商戶和POS機具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的布放量普遍很小;從行業角度來說,賓館酒店、大型零售業等商戶受理銀行卡比例較高,而石化、保險等大型行業商戶以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中小商戶,如醫院、學校、交通等便民服務網點受理銀行卡的比例較低;受理市場規模不足,POS投資缺口較大,部分地區和商戶,如酒店、大中型零售業商戶存在POS重復擺放現象。
收單市場的風險。由于業務的發展和制度的不健全,銀行卡收單風險日趨嚴峻,風險隱患較多,防范力度有待加強。收單市場的風險主要來自于5個方面:①通過多個端口可以接入銀聯平臺;②客戶不實簽名、機具異地使用導致的調單,要求收單機構買單案件時有發生;③少數商戶利用銀行卡管理制度的漏洞,惡意套現和詐騙,致使收單機構墊付款項無法追償;④所有通過差錯處理平臺處理的資金扣款缺少往來的紙質憑證,收單機構在資金糾紛案件中所處的法律地位極其被動;⑤從事收單業務的客戶經理對風險防范的認識不足,重商戶發展,輕商戶入網資料審查的現象普遍存在。
隨著中國銀行卡業務的不斷發展,國際銀行卡犯罪集團有向中國發展的趨勢。人民銀行、中國銀聯、各發卡行不斷抓獲銀行卡詐騙人員,并且數量不斷增加、詐騙形式不斷翻新;同時,隨著發卡量的不斷擴大,惡意透支、信用卡套現、逾期未還款的人群也在不斷增加,收單風險管理的形勢日趨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