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 來源:安全付 作者:Memory
近日,大洋彼岸的在線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Checkout.com,低調宣布完成2.3億美元的A輪融資。這是迄今為止歐洲金融科技公司最大的一筆A輪融資。
事實上,不僅歐美資本瞄準聚合支付的“賽道”,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對聚合支付青睞有加。
一、月均一筆投資
在第三方支付激戰的2016年,基于微信、支付寶及銀聯等支付通道的聚合產品趁勢興起,并開始在支付行業中承載線下流量“管道”的作用。
據2018年底派盟發布的《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預計2018年全年,聚合支付機構處理交易筆數約為540億筆,相比2017年增長60.59%,處理交易金額超過21萬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105.39%。
2018年至今,線下商戶的爭奪戰愈演愈烈;在移動支付下半場,聚合支付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2018年1月,杰翱資本參與錢方好近的戰略融資,但具體金額未披露。錢方好近最早從移動交易切入,2016年年底獲日本私募基金Whiz及日本最大旅游地圖出版商昭文社2億人民幣投資,后又獲紅杉、經緯、眾為等團隊投資,目前累計融資超過5億人民幣。
2019年初,聚合支付品牌“收錢吧”的運營主體喔噻科技完成C輪融資,其創始人陳灝確認C輪融資數億元人民幣,領投方為中金資本。
剛剛獲得新一輪融資的聚合支付服務商利楚掃唄CEO王朋表示,雖然聚合支付企業備受資本青睞,聚合支付業務對從業企業的系統能力、行業資源、下沉能力、增值能力都要求頗高,再加上行業本身利潤率低,拓展成本高,事實上形成了靠規模盈利的行業壁壘。
王朋又補充道:拿到多輪資金的企業也將會繼續加大在核心競爭力的投入。
行業頭部玩家獲得融資后,將繼續帶動整個聚合支付領域的發展;在聚合支付這片新藍海中,未來也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服務商獲得融資。
二、資本為何押注?
大量資本涌入聚合支付,除了押注“賽道”,也有其它考量。
首先,聚合支付的行業規模呈現持續增長趨勢,聚合支付滲透率不斷提高。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分析稱,聚合支付在2017年爆發式增長,隨后的亂象引起了監管的關注,目前整個行業已經逐漸走向成熟、健康的發展,聚合支付的合規標準已經形成。
黃大智認為,聚合支付的進入門檻并不高,但好的聚合支付廠商卻構建了較高的行業壁壘,因為其擁有眾多的簽約商戶及相對較高的商戶黏性。擁有了這些優質商戶資源,無論是開展營銷、增值還是其他金融服務,都有了很好的基礎資源。
其次,聚合支付能夠聯結支付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完善支付行業的生態圈。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此前曾表示:“在不碰資金的前提下,應該鼓勵一批上下游企業為有牌照的支付機構提供技術服務、營銷服務,也更有利于持牌機構向專業化、縱深化發展”。
聚合支付是為了經營移動支付“最后一公里”而來,承擔的是直接落地到商戶的工作。一個形象的比喻可以很好地解釋聚合支付的意義: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像是一條條水管,而聚合支付公司就像是一個總閥門,控制著每一條水管。
此前,商戶每天需要分別對不同的水管進行盤查,才能得知每天蓄水池的總進水量;現在,商戶每天只需在總閥門的水表中統一讀數,就可實時得知水量多少。這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商戶效率,也為聚合支付公司積累了大量商戶資源。
當線上支付的紅利期逐漸結束,長遠來看,線下支付場景正在崛起,例如醫療、美容、交通等行業線下體驗感更好,無法完全被線上取代。
作為將線下流量引入線上的輔助工具,聚合支付天然具備存儲用戶數據的優勢。
其與第三方支付、商戶、用戶之間均有直接聯系,類似于支付行業的基礎設施;圍繞商戶展開精細化、垂直化、下沉化服務,在各方之間輸送活力。
更為重要的是,在匯付天下、拉卡拉等支付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為聚合支付公司IPO提供了可借鑒案例,也對資本釋放了積極信號,鼓勵更多資本進入支付領域。
在資本不斷涌入的情況下,聚合支付能否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據派盟咨詢《聚合支付行業報告2018》預測,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處理交易總金額將達94萬億元,處理交易總筆數將達3936.5億筆。由此可以窺見,聚合支付行業的發展潛力仍然很大。
“伴隨支付場景垂直化、服務精細化、技術標準化、業務多元化等趨勢,聚合支付行業將迎來新的挑戰。”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盡管如此,聚合支付本質上還是一門流量生意。即:哪家的流量成本更低,擁有更大的流量,就能賺取更豐厚的利潤,也能夠在競爭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