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來源:安全付 作者:Memory
2010年,國內微博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騰訊、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先后推出微博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微博用戶總數達3.09億,成為全球之最,且其新用戶數呈快速增長態勢。自2010年2月光大銀行成為首家開設微博的銀行到現在,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招商、興業、浦發、中信、華夏等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有包商、哈爾濱、青島、齊魯、寧波、上海農商行等地方城商行都紛紛在新浪開通了官方微博,并經過加“V”認證。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掛著“銀行官方微博”的外資銀行賬號,例如富國銀行官方微博、巴克萊銀行官方微博、住友銀行官方微博等。
近年來,銀行業經營管理方式正處于一場大變革之中,這在以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零售銀行領域表現最為突出。從準政府機構到市場化的商業公司,這種跨越仍在進行中,而背后是市場的巨大變遷。就銀行業的個人客戶而言,其形象是很模糊的,而且每家銀行對自己的客戶有什么樣的特征、需要什么樣的服務都很難有較好的把握。微博營銷的應運而生,較好解開了這個難題,微博營銷適應了用戶互動交流的需求,從根本.上改變了銀行的服務方式,銀行通過微博這個交流平臺,跟客戶的溝通更直接,客戶可以通過發私信進行投訴,銀行可以更及時答復投訴人,實現了“一對一”和“以變應變”的銀行高端優質服務要求,幫助銀行與客戶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及時了解用戶需求以及對銀行服務的評價。這種人性化的交流,銀行可獲得更多的跟隨者,進而提升品牌價值。
微博所具有的快速傳播、互動性、低成本等優勢,對股份制商業銀行尤其具有吸引力。目前銀行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越來越大,從傳統的媒體廣告到網絡媒體廣告,各大銀行競爭都非常激烈。
從銀行微博的功能來看,最大的功能就是通過微博進行營銷。銀行業是知識高度密集型服務行業,其微博營銷以客戶需求為著力點,注重價值創造和品牌管理,采用集“公益活動、品牌管理、關系維護、理財咨詢、產品服務”于一體的營銷模式。微博品牌管理主要包括:客戶滿意度調查、知識問答、建議收集、投訴處理、應急預案等。通過微博加強在線品牌管理,可有效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企業品牌聲譽。例如,工行通過微博問卷展開客戶滿意度調查,社會反響良好。關系維護則為了拉近客戶距離。通過微博發布節假日祝福及客戶感興趣的話題,可有效維護并拉近客戶關系。理財資訊滿足客戶需求。在信息爆炸時代,客戶對高價值信息求知若渴。產品服務是微博營銷的核心。銀行通過微博展開促銷活動,既可增強存量客戶對產品的認知,又可有效推動潛在客戶的轉化。比如,中行發起“光標小子優惠放送”活動,大力宣傳“中銀掌上行”,互動營銷效果良好。
銀行微博在開展營銷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微博平臺的開放度不夠。國內微博平臺相較國外相對封閉,各大門戶網站“各自為政”,均未實現用戶和資源的共享,不利于信息傳播的廣泛性和延續性。二是輿情風險難以控制。與傳統媒體不同,微博具有“病毒式”傳播特性,一旦出現惡意負面消息,局面難以控制,將對銀行聲譽產生巨大影響。同時,網絡立法有待完善。部分非法商業組織雇傭網絡“水軍”捏造事實,擾亂市場秩序,對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形成巨大威脅。
未來,銀行微博需要在幾個方面予以改進。一是優化信息內容,發揮口碑傳播效應。博客內容太過空泛,就難以體現企業文化和品牌文化內涵,影響企業品牌和形象,其營銷價值就要大打折扣。企業應精心策劃和系統編輯企業優秀信息、行業新聞、發展動態、最新研究動向、企業研究課題成果等同行關心的內容,使企業微博成為一個優秀的信息發布和溝通信息的平臺。這樣就會不斷吸引關注者、同行、或者想了解相關信息的受眾來訪,并不斷擴大影響力,從而達到口碑傳播的效果。微博上的每條信息都有可能被成千上萬人推廣,也有可能根本無人問津。微博平臺的草根特質決定了企業應以擬人化、通俗化的語言發布信息,傳統新聞式、通告式的死板語言必定迅速天折在微博的信息海洋里。
二是整合營銷資源增強營銷意識。銀行微博的管理和維護是一個長期過程,應建立一支具備微博營銷策劃能力的高素質營銷團隊,將線上微博宣傳與線下營銷活動結合、整合微博營銷與傳統營銷資源。此外,鼓勵銀行內部員工積極關注和支持微博。